標籤存檔:背包旅行

住進巴基斯坦的另類住宿

在巴基斯坦期間我住過當地家庭又有住過Hostel,特別想分享在其他國家比較少有的華人賓館。

事緣有很多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或投資,有部份公司因為要照顧來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國員工,所以便購買一棟別墅再裝修成多間有獨立洗手間的套房,再聘請從中國來的廚師為員工煮三餐以解除他們在異地工作之苦。有些公司因為多了幾間套房出來,為了不想浪費資源於是把沒有人居住的租出來給其他中國人居住,又可以額外賺錢。於是越來越多中國人模仿這種模式,所以衍生出巴基斯坦的華人賓館。在巴基斯坦的主要城市Islamabad,Lahore,Karachi也有而且數量不少,共通點都是在富人區的別墅(就像香港的九龍糖區),全部都有手持長槍的護衛。為了安全這些華人賓館不會有任何招牌,所以從外面看你只會覺得是富人的家。

我也是有點誤打誤撞地才接觸到這種另類住宿,就在我從Kalash的山區坐長途巴士去Islamabad時,由於差不多到達前幾個小時才有網絡,而且巴士到達時將會是夜晚十一時,所以想先找尋住宿,但巴基斯坦的酒店真的不便宜,而且很多Hostel 或 青年旅館拒絕給中國人入住(因為部分旅館怕中國人入住有事發生難向中國交代),餘下可以選擇的星級酒店之費用又高得超出我的預算,所以我在網上亂查亂找竟然給我找到有中國人分享了這間中聯之家出來,我嘗試用微信和他們聯絡,想不到很快回覆我價錢和地址,再聊數句後老闆娘問我你是否坐巴士從新彊來巴基斯坦的?〝我認得你(因為微信有相)我和你同一巴士的,你來住我給你們照顧,本來每人每天usd35現在你們usd25一個人就可以了,不要跟其他人說〞你可能會說25美元一個人一晚一點也不便宜,我忘了跟你說是包三餐的,而且還是中餐來的:)

巴士到達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還要十多分鐘的士才到達目的地,老闆娘心急地傳了多次短訊給我,擔心我們找不到正確位置。到達後又因為沒有零錢給司機,按了門鈴後一個看上去是三十多歲的中國男子開門,向他表明了我們是來投宿以及借了五十盧比,進門已經見到老闆娘蘇菲。她立即帶我們回房放下行李並請剛剛那位男子拿出一大窩雞蛋湯緬給我們。久未吃湯麵的我們特別感動,蘇菲還放了一大瓶汽水在餐檯上給我們,邊吃邊說〝早餐8:30午餐12:30晚餐7:30如果需要留飯請打電話回來〞我問有關兌換美元,她說明天問那個男兌換吧,兌換的價格很不錯。匆匆便洗澡休息,我記得我們第二天累得早餐也沒有吃。

老闆娘蘇菲來自中國東北,濃濃的東北口音有時我也聽不清楚她在說甚麼! 身形嬌小的她貌似五十,抽煙抽得很厲害,由於她的房就在我的斜對面,見到她沒事做時都在房間打機抽煙,地上滿是煙灰有點恐怖,或許因為聘請了三四個巴藉工人清潔,所以有點放肆地容許自己把地方弄得這麼髒。我未至於潔癖但每看到她的房間總感覺把睡覺的地方弄成這樣有點不可思議! 蘇菲來了巴基斯坦很多年,實際原因不清楚,有沒有家庭或子女也沒有人知道,大約兩天後我從另一個長期住客口中才知道那晚開門以及煮湯麵給我吃的中國男子是蘇菲的男友,怪不得他經常可以自出自入那個像有很多現金和重要東西的辦公室。不過才見過一天她的男友已經坐機回去中國所以未知他們的更多故事。和蘇菲最親近的應該是她的貓,由於整棟別墅很大,貓經常周圍跑跳而不知所蹤,蘇菲便會大叫〝包子包子你在哪〞,連貓的名子也很東北。間中她和幾個住客打牌至深夜,相信我聽著麻雀洗牌聲睡覺讓你忘掉自己身在巴基斯坦。

本身有中國廚子在這裡負責三餐的,後來因為辭職回鄉未找到人頂替,蘇菲便充當主廚,另外幾個巴藉工人協助她洗洗切切。她每次提起巴藉工人都有點勞氣說他們總是偷懶和偷東西,她不明白我為甚麼來這裡旅遊!從她的話中我感到她不太喜歡這裡還有不相信這裡的人。不過厲害的地方是她既不懂英語也不懂烏都語,日常去買菜和生活用品也是她憑記憶自己駕駛去買的,由於沒有打算投入當地生活,她索性把一些商場和建築物起了另一個中文名字方便她自己,這是我有天問她路才知道的! 或許來巴基斯坦生活不是她所想,又或者她有其他更多不想人知道的故事。她在Islamabad有兩間華人賓館,據說大約人民幣八百萬就可以買下一棟富人區的別墅 ! 或許我好奇心比較重,她的背景總是令人有興趣想知道更多的!

話說我在Islamabad那裡只是住了三個晚上,我的房間就在地下,旁邊就是飯廳,實際別墅有多少個房間我不清楚,但每次吃飯時平均也有10-14個人,清一色是男子,來工作的、做生意的和找尋機會的也有!有時有三幾個只來吃不留宿。食飯期間通常也大家也安靜,偶爾夾雜不同中國方言的對話,湖南上海四川廣西廣東還有蘇菲的東北口音 ! 大家也是中國人但只要他說的是自己的方言其他人便不會明白所說內容。每逢吃飯期間感到很像住進Hostel一樣,只不過是中國版本的,唯一和平常的Hostel很大分別就是這裡很難得到任何旅遊資訊,他們在這裡真的除了上班外不去其他地方玩的,所以當他們知道兩個香港來的女孩是來巴基斯坦旅遊都只說一句〝這裡有甚麼好玩!〞。

比較有趣是其中兩個看上去二十歲來自廣西的年青人,他們的工作是手機測試員,每人有四五部智能電話,初初不知道以為是沉迷打機的年輕人,後來才知道他們的工作滿有趣,由早到夜晚就是不斷測試手機,他們的公司來在東莞,員工都是年輕人為主,輪流去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泰國柬埔寨等國家測試,每次出來就是一個月有額外津貼,回去後可能立即又要去另一國家,但每次都是留在住宿地方工作很少離開很遠。我問他們想出去其他城市玩玩嗎?他們都表示沒有太大興趣,出外工作都只是希望多賺點。

Islamabad是一個有點悶的地方,隨便走了幾個景點,去了沒有想像過巴基斯坦也有如此大的商場就呆了四天三夜,若不是住進華人賓館知道更多中國人的故事我相信對於這個首都沒甚印象。旅途中看到的風景是重要,但旅途中遇到的人更加令人難忘,再一次謝謝蘇菲的照顧令我知道巴基斯坦不一樣的住宿。住在那裡衣服有工人在洗衣機幫忙清洗的,你記得去收衣服就可以了。

~~~~~~~~~~~~~~~~~~~~~~~~~~~~~~~~~~~
Facebook: indiapinkpink
Instagram:indiapink
Blog : www.indiapink.com/blog/

圖像裡可能有大家坐著、表格、食物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請分享本文:

關於巴基斯坦的食物我想說的是…….

我從來沒有想過去巴基斯坦後我是會增磅的 !!!

我承認印度食物一直不合我口味,那些湯湯水水沾餅的汁還有那超級濃烈的香料我真的受不了,加上基本很少有肉,在印度基本上你差不多已經變成素食者,加上很多時都只是每天食一餐所以每次回來也瘦了,所以一心以為巴基斯坦食物也大概差不多。

誰知道呢巴基斯坦的燒烤多美味,恰到好處又帶點辣的醃料(巴基斯坦人經常說他們的食物很辣但我並不覺得),無論牛肉和雞肉也肉汁鮮甜,配合他們的NAAN更加一流。巴基斯坦的NAAN外型和印度或他們中亞地方也不一樣的,他們的模具造出來有點像迷你的雞蛋仔(香港經典街邊食品)形狀,新鮮熱辣真的超~好~味道! 巴基斯坦人是用單手把NAAN撕開然後包著肉一起放進口的,邊寫邊回味中 🙂

另外有一個和印度很不同的情況就是巴基斯坦無論大小餐廳(在路上的也是)也很乾淨和營業到很晚的,當我見到他們的餐廳竟然在十二點或深夜一點還在開著而且真的還有很多人真的感到和香港很相似,坐在路邊和朋友邊食燒烤邊聊天真的很正………..不過巴基斯坦是不可以在公開場所飲酒的,就算要買啤酒也不容易 !!!

還有必要試他們的冰條 – kaffir ,在Lahore街頭很多的,香甜的奶油味加上杏仁碎片才rs 30 / 50一條,像雪糕質感的冰條甚麼不要在街上亂食真的忘了這些……..

  

    

 

如果一個地方令你很想再回去,除了是在途中遇到的人和景外,在旅途中的食物也是主要原因吧 !

寫下這些濕濕碎碎的食物回憶時我已經幻想很快再回去巴基斯坦並且十分願意在香港食少啲留位給我最愛的Kebabs 。

~~~~~~~~~~~~~~~~~~~~~~~~~~~~~~~~~~~~~~~~~

12月我會在飛龍咖啡分享巴基斯坦來一齊玩,記得要預先留位 ^ ^
日期: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時間:3pm – 5pm
地址:觀塘鯉魚門道2號 新城工商中心 5樓 23A室 (觀塘D4 出口直行約3分鐘)
價錢:HKD $150 (包括意式咖啡 或 花茶乙杯 及 小量飛龍自家制小點曲奇 品嚐)
報名及查詢:6410 5151
Facebook: 飛龍咖啡

~~~~~~~~~~~~~~~~~~~~~~~~~~~~~~~~~~~~~~~~~~~~~~~~~~~~~~Facebook: indiapinkpink
Instagram:indiapink
Blog : www.indiapink.com/blog/

請分享本文:

【尋人 1987年6月在喀什坐巴士到巴基斯坦的四名香港女子】

你可曾試過在旅途中的長車程上又或者在Hostel中遇到特別投契的旅人,但可能在一兩天後又因為去不同的目的地而分開,之後又在其他的旅程上想起這個曾經和你結伴遊的外國旅伴?

在巴基斯坦期間,當地朋友介紹了一個當地旅行作家 Mr .Obaidullah給我認識,至今他已經出了七本有關旅遊的書(烏都語)。他知道我是從香港來巴基斯坦旅遊後感到很興奮,立即出示了他其中一本電子書,內容是有關他在中國新彊陸路回巴基斯坦的旅程,和我今次的旅遊路線差不多。他在電子書找到其中一頁然後指著相片娓娓道來一個三十年前的故事…………

在1987年6月四個香港女子從新疆陸路去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旅遊,在八十年代沒有互聯網沒有豐富資訊的情況下去這樣一趟陸路旅行真的一點也不簡單,她們真的很有型。Mr. Obaidullah就是剛剛和她們在喀什乘坐同一部巴士往巴基斯坦而認識她們。他們在車上渡過了兩天,交換了聯絡地址希望可以寄合照給他。之後他們分別繼續自己的旅程。其中一個女孩馬惠君回香港後寫了兩封信和把合照寄了給在巴基斯坦的他,但他們只用信件來回兩次後便沒有再聯絡,三十多年之前沒有facebook 、what’s app 和email,要保持聯絡真的不及現在方便。

後來Mr. Obaidullah繼續到世界各地旅遊,把旅途中所見所聞寫成書,其中一本書就是有關他的中國旅程,其中幾頁就寫下遇見香港女孩在同一部巴士的情況,這麼多年他依然留下相片和女孩們寫給他的姓名那張紙 。相隔三十年,他依然想念那次相遇。所以當他知道我從香港來立即和我分享這個故事,並細細聲跟我說最想念馬惠君。我立即問他為甚麼沒有和她繼續聯絡,他靜了一分鐘之表示他也不知道。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說了句回香港後我可以嘗試分享你們的故事,希望可以找到她們四個的下落,他感激地點頭並滿心歡喜的把他們的照片、信件還有女孩們姓名也電郵給我。

麻煩各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主角又或者認識以下四位曾經在1987年6月在喀什坐巴士到巴基斯坦的四個香港女子,麻煩和我聯絡
emai:indiapinkpink@gmail.com或者Facebook 短訊給我。

 

請分享本文:

參觀台南手工鞋製作過程

都說我對手造的物品從來都無可抗拒………..

知道有機會可以親眼看手工鞋的製作過程時真的滿興奮,

而且這是台南鞋廠首次對外開放的,

有這個機會實在太幸運了 🙂

和你們分享一下造鞋的程序 。

 

  1. 鞋廠負責人先解釋不同的皮適合造鞋不同的部份,例如比較吸汗和柔軟的適合造鞋裡面更舒服。

img_6451  img_6465img_6466

2.先造鞋的外形,師傅全部造鞋幾十年,個個都經驗十足,很快就完成。

img_6467img_6469img_6455

3. 用一台超過幾十年歷史的衣車縫製

 

img_6471img_6475img_6477img_6470 img_6489

4.怎樣縫合鞋的鞋墊

img_6481

5.再由另一位師傅利用鞋模造出鞋形

 

img_6483img_6494

 

6. 用的工具多而且全部都是用了幾十年

img_6456 img_6457

7. 雖然手造但不等於舊,鞋廠負責人也解釋他們不斷改良做到最好效果,就算是鞋墊也經過特別研究,令人行路時更舒適而且吸汗。

 

img_6463

8. 造鞋的地方其實很簡陋又炎熱,師傅們也很用心造好每雙鞋子。

img_6492

9.就連一個打蝴蝶結的程序一點也不簡單,我親自體驗過真的很困難才可以打出對稱又可以用永遠的蝴蝶結。

dscf8255

10. 最後就是包裝,盒子漂亮而且內裡很講究,用鞋袋包好每隻鞋,再附送前鞋墊很貼心。

img_6499  img_6500 img_6501

 

11. 這麼用心又漂亮造的鞋我當然要立即穿上在台南漫步

img_6624   img_6264  img_6352  img_6648

還有一幕是我們進入去他們的showroom……….所有女生也嘩嘩嘩大叫………..買鞋和試鞋從來也是女生的最愛…….可惜因為裡面有很多新設計所以不可以拍攝但相我那刻我每對也想試也想擁有…………

 

造鞋的過程其實簡化了,但有興趣看他們的製成品並想擁有的話可以在這裡慢慢挑選

↓                                     ↓                                     ↓                                             ↓

http://www.bonbons.com.tw

就算未有機會去台灣選購在香港也可以直送 !!!


#台灣手工鞋 #Bonbons#好走輕旅鞋#MIT全真皮手工鞋

請分享本文:

印度 – 大吉嶺 – HAYDEN HALL

img_9284 img_9277 img_9278 img_9280

 

剛剛的印度旅程在大和錫金待了差不多一個月嗎?每次的印度旅程我也希望可以比較深入地瞭解一個地方,相關的文化和他們的生活等,所以三兩天肯定不夠。

印度女性大部分不可以去工作(大城市除外),原因有很多,她們只接受過很短時間教育(甚至沒有上學機會),不懂英語,較落後的地方仍然不接受女性工作,又因為家庭經濟問題以及兄弟姊姊太多,根本連三餐也未必足夠,所以一般留在家裡幫助家人做家務照顧弟妹然後等家人安排結婚(農村早婚很普遍),不斷再循環地出現這些情況。

當女性只可以留在家裡不可以外出工作,隨之出現很多問題。首先是家庭經濟,一家七口只有丈夫工作,男方的家庭經濟壓力自然大,加上太太只在家裡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只可以聽從丈夫的說話沒有自己的意見,不排除有丈夫感到甚麼都不懂的太太而動粗等情況出現,而生出來的子女又因為家庭沒有能力提供教育,然後一代又一代地不斷循環出現相同問題,始終解決不到真正需要。

其實真正要幫助他們,肯定不是捐款,而是給女性工作機會以及提供教育才可以真正幫助他們去改善生活。

我在印度大吉嶺時偶然見到一間陳設簡單小店,吸引我走進去是因為裡面的物品很可愛,色彩繽紛,有點粗糙但又很有質感。我對所有手作的東西從來也沒有抵抗力,總是特別喜歡很想擁有。

幸運地店裡的店員友善向我介紹店裡的物品和小店背後的故事,讓我認識這個幫助當地婦女的機構。

1969年私人非牟利組織,是一位愛爾蘭神父Edward Hayden支持的工作而得名,在該地區對貧困婦女的發展工作以及幫助他們自力更生,小店的同一棟建築也屬於機構的,有學校、老人服務等,老師很多也是義工,我那天見到有一個外國來的女義工教小朋友英文。機構最重要有一個工場讓大吉嶺婦女靠自己的工藝編織各款工藝品,再在店裏出售,賺取收入。他們的子女就可以放學時在這?學習英文及有托兒服務,讓她們可以安心工作。

而機構亦有其他老人服務,免費醫療服務及房屋貸款等,我非常感謝那位店員帶我參觀幾層及介紹機構的一切,因為這裡本身不對外開放參觀。亦可令我知道更多婦女在這?工作除了改善家中經濟,亦因為工作結識更多朋友,有了正常社交人也自然變得有自信,見識多了女性地位慢慢提高,男性亦慢慢懂得尊重女性,其他家庭問題自然慢慢減少發生。

身在香港的我們其實有多幸福不用多説,之所在一直喜歡往不是太城市的地方跑是因為很想知道世界上仍然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很想親自去看個明白去瞭解,我們本身就生在條件比他們優秀很多的地方,從而提醒自己要以後要怎樣做才可以讓自己做得更好呢?

請分享本文: